导读:7月16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陕西省人民政府、上合组织秘书处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在西安开幕。电视节期间特别推出“视听内容融合传播”平行论坛,汇聚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方代表,共话跨国合作模式、文化互鉴路径,为区域视听产业协同发展再添澎湃动能。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视听内容作为跨越语言与国界的文化载体,是讲好上合故事、弘扬“上海精神”的桥梁与纽带。通过纪录片的镜头语言、动画片的创意表达、网络剧和电视节目的情感共鸣,各国人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增进友谊,形成共识,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民心基础。
近年来,上合组织国家以视听合拍为媒,佳作频出,不仅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更搭建起了文化互鉴的桥梁。深化合拍实践,既是讲好上合故事的重要路径,更是推动文明互鉴的务实举措。
央视动漫集团策划部主任张忆翔介绍了中国——俄罗斯合拍的动画片《熊猫和开心球》,该动画片自2021年初在中俄两国主流少儿频道同步首播后,迅速获得热烈反响。不仅入选俄罗斯“旋转木马”频道年度最受欢迎动画前20,同时,塔斯社、俄新社等主流媒体盛赞其为“发展和加强两国文化艺术领域合作的象征”,目前已经成功发行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BBC CBeebies亚洲频道、俄罗斯Kinopoisk频道,以及德国Sky Junior频道等广泛触达到了亿万儿童观众。
陕西仲山传媒有西安公司董事长兼导演白志军介绍了中国——巴基斯坦合拍纪录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的拍摄情况。该纪录片第一季《一路千年》聚焦喀喇昆仑公路,历时四年、采访百人,全景呈现筑路史诗;在中巴及丝路沿线多平台热播,成为中国观众了解中巴友谊的窗口,也向世界传递合作共赢的故事。目前,《从西安到瓜达尔港》第二季《工者伟业》正在紧张的拍摄中,内容将继续聚焦中巴经济走廊,挖掘基础建设、能源、产业等领域的建设者们的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巴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图景。
陕西广播电视台《中国·考古》总导演王滔讲述中国——哈萨克斯坦合拍纪录片《中国·考古》第二季主要聚焦“丝路考古、文明探源”的主题,以寻找“王城”为主线,精心选取国内及丝路沿线国家的六个正在进行发掘的考古现场,以生动鲜活的故事和丰富多样的考古发现,来聚焦文明探源,来聚焦中国考古人的工作进程,来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丝路文化的博大精深。王滔说“专心关注考古现场,把镜头探到发掘现场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丁岩介绍在考古过程中,在哈萨克斯坦发现了多处古代居址,还发现了伊塞克王庭墓葬,出土了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为中哈两国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还为中亚地区考古工作研究填补了一些空白,通过联合工作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考古工作者。
另外,哈萨克斯坦代表方对该纪录片寄予厚望、深表赞许。哈萨克斯坦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伊塞克博物馆馆长古丽米拉·穆赫塔洛娃表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过联合考古和文化交流的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未来,希望能够举办更多的文化展览电视节等活动来促进更深入的合作交流。该博物馆研究员贾孜拉·库尔班阿力用高度、高效、专业、勤劳、敬业等词高度赞赏了合作的中国团队,认为大家拥有很高的职业素养,非常尊重哈萨克斯坦国家的文化。
一是合力开发共同IP ,实现“1+1>2”的国际合作真谛。央视动漫以中国国宝熊猫为灵感的创作源泉,精心打造了代表中国人民仁善、宽厚、谦和精神的“熊猫和和”这个形象,与各国代表性角色共演。目前,自2024年由习近平总书记见签的《熊猫和小鼹鼠》第一部开始,目前已经打造了中新合拍的《熊猫和奇异鸟》、中葡合拍《熊猫和卢塔》、中德合拍《熊猫和甘米熊》,以及中俄合拍《熊猫和开心球》。
动画片《熊猫和开心球》以中国的文化象征“熊猫和和”与俄罗斯国民级动画《开心球》的灵魂角色“兔小跳”作为双主角。这不仅确保了各自在本土市场的强大观众基础,更赋予了作品天然的跨文化亲和力与吸引力,为全球传播打下坚实角色基础。同时,探索实现如友谊、合作、善良、勇气等普世价值观,确保了内容不强行输出单一价值观,而是更多引发全球儿童的情感共鸣,让该系列动画片成为了全球化的动画项目。
二是依靠文化共创模式,实现文化共融。综艺节目《跨越时空的旋律》是中俄联合策划音乐综艺新品牌,精心挑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在银色月光下》《茉莉花》等中俄两国人民心中永恒的旋律,用经典旋律唤醒共同记忆。通过艺术的再创造,让这些音符不仅传递各自独特的美学,更激荡起深沉的上合精神共鸣。江西卫视社教部主任赵京京表示“今年值此中俄文化交流年收官之际,江西卫视携手重量级伙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共同为《跨越时空的旋律》插上国际化的翅膀。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模式合作,而是一次根植历史、面向未来的深度对话,一次跨越千山万水的文明交响!”
动画片《我们的合奏》一次性集合六国创作力量,共同孵化“阿布、汲汲、42”跨国旅行新IP,展示在异国他乡体验文化、结交朋友,并与当地小伙伴们共同展开跨文化交流的故事。苏州欧瑞文化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陆唯瑶认为“这不仅是一场跨越六国的动画创作,更是一场“文化的合奏”。每一集,我们都努力让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相遇。我们相信,真正动人的文化表达,不只是“讲给别人听的中国故事”,而是“带着中国故事走进世界故事”。去感受“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价值。每一个故事,不只是文化的展示,更是一次平等、尊重、幽默的交流。我们用轻松活泼的语言、灵动立体的画面和充满交融感的音乐,让孩子和家庭观众享受故事。”
三是合作国家实地制作,真实呈现两地历史风貌。广西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郑葵介绍中国-巴基斯坦合拍纪录片《发展之路(巴铁篇)》,将探讨体制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两个国家,如何互相支持,为何政治互信牢固、合作动能充沛、战略协作密切。2026年将是中巴两国建交75周年,该纪录片也是献礼致敬中巴友谊的力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局长蔡贺介绍网络剧《我在伊犁等你》精心选取中国新疆的伊犁州霍尔果斯市、霍城县、昭苏县以及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等地作为计划取景地,为剧集注入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该剧主要讲述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中哈两国现代青年,如何相遇、相知、相爱,携手共同创业奋斗的故事。哈萨克斯坦7频道总裁伊力哈木江·伊布拉吉莫夫表示相信观众在收看这部电视剧后,赴伊犁与阿拉木图的热情将愈发高涨,而创意团队与媒体机构间的合作纽带也将愈发紧密。
四是深耕地域特色,彰显共通文脉。中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央视导演李德刚介绍由中国、土耳其、伊朗、法国合拍的纪录片《小麦:文明的种子》以“小麦”为主线,讲述小麦的起源与传播、小麦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小麦育种在粮食安全上的探索,通过一系列人类与小麦之间的故事,展开人类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明发展和互融互鉴的大历史,揭示小麦对于人类文明、国家、民族的深刻影响,主要以中国黄河、淮河流域小麦产地为拍摄点,辐射西亚、欧洲、美洲三大区域。合作方代表土耳其蓝色传媒公司总经理穆拉特·雅万认为,小麦是流淌在土耳其文明血脉中的“黄金种子”,合作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不言而喻。这部凝聚多国视野和智慧的纪录片,未来将像小麦种子一样在全球观众心中生根发芽,结成上合文明的丰硕果实。
本次上合组织国家电视节视听内容融合传播论坛,不仅为各国视听合作提供了创新范式,也为深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搭建了共享平台。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以合拍节目为纽带,携手共进,共绘上合组织文明互鉴与繁荣发展新图景。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热门精选